近日,廣東昭信集團旗下的廣東昭信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捷報頻傳,連獲高質量發展“雙榮譽”,登榜佛山市2021年度 “高質量發展百佳企業”和佛山市南海區2021年度“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標桿企業”,交出一份高質量成績單。
今日的成績絕非偶然,背后是不為人知的自強不息、不斷超越與創新發展,折射出昭信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。
第一重底色:自強不息,危機中開新局
時間一下子拉回到2004年,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爭奪中,一個不可能完成的降本目標成了壓垮企業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,昭信人為生存拼盡全力,不肯向困難低頭,破天荒地創造了“210天,降本30%”的奇跡,成為改變企業命運的一席佳話,也由此開啟昭信“智造強企”的發展新篇章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“白天鉆技術,晚上鉆外語,就是要聽懂、看懂、弄懂國際先進技術”,“6656小時、202176公里記錄了昭信技術人員2年堅持千里求學的乘車時間和路程”,“在國外技術封鎖和零缺陷品質要求的雙重夾擊下背水一戰”......沒有這些早期奮斗者的執著與抗爭,就沒有今天的智能裝備技術,昭信人不接受命運的安排,不走尋常路,流淌著“創新求突破”頑強拼搏的精神血液,書寫自強不息的奮斗故事。
第二重底色:不斷超越,實現國產設備國際化
十年磨一劍,一朝試鋒芒。2016年,昭信把沉淀了十幾年的智能裝備技術轉換成創新產品的結晶——智能機器人裝備。在先拓展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的抉擇時,昭信舍易求難,向國際市場尋找新突破,以對標國際的起點,選擇高質量發展之路,一舉實現“國產設備國際化”的重大突破,遠銷日本及東南亞國家。
機遇面前,也往往伴隨著未知的挑戰。2019年,昭信接到日本客戶一款全新裝備的開發需求。據悉,當時僅有日本一家世界頂尖行業裝備制造商,歷經多年才完成了同類裝備開發,由于難度和風險太大,不愿再生產。這對昭信而言,無疑是一次比肩世界頂尖的“極限挑戰”。
沒有難不倒的事,只有難不倒的昭信人。面對一次次失敗邊緣的考驗,硬著頭皮也要堅持下來,又重頭開始一點一點進行技術攻關,磨礪中激蕩燃燒的頑強斗志,使昭信僅用一年就實現“國產設備國際化”,再一次實現自我超越,問鼎技術新高峰。
第三重底色:創新發展,助推制造業轉型升級
新征程上,昭信把“創新求發展”極致演繹為厚積薄發的高端裝備集成應用研發能力,相繼在國內精密制造、生物醫療、LED等領域嶄露頭角。新冠疫情下,昭信聚焦研發生物醫療行業關鍵領域的高端裝備,為該行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大作用。
微流控被譽為“改變未來的七大技術之一”,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發揮重要作用,但因芯片加工方式等存在技術壁壘制約其產業化,長期被國外產品壟斷市場。昭信通過大量機器人和工業視覺檢測技術的創新應用,成功攻克微流控產業化技術難題,突破了原有的傳統生產模式,助推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、智能化轉型升級,進一步提升國內產品的國際競爭力。
疫情中同樣大放異彩的還有膠體金試劑卡檢測產品,普遍應用于新冠病毒的抗原檢測,昭信再次搶抓先機,成為國內較早采用創新技術研發出自動切條壓卡包裝生產線的企業,使膠體金試劑卡的生產能力得以快速提升,為有效阻斷病毒傳播貢獻重要力量。
奮進新時代,昭信將以奮勇爭先的拼搏姿態,努力為裝備智造業高質量發展再立新功,再作新貢獻,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。